【原野、萧锋】化矛盾堪比六尺巷,解纷争自是亲情长

化矛盾堪比六尺巷 解纷争自是亲情长
文/原野 萧锋

纸书退兵,化干戈为玉帛,尝见于书之传也;琅琊旧郡,羲之故里,山东临沂,昔日佳话今又现,令人赞叹。

绍阳公,朱姓也,曾任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、第一副主任,临沂市河东区芝麻墩镇李石河村人,颇有才情,善书。马石河,与李石河隔渠相望。岁至公元一九九六年春,李石河欲于界渠之中设取水点以取水灌溉之用。马石河不悦。于是,剑拔弩张,怒目相向,各不相让,半月有余。

是时,绍阳公任河东区首任区委书记,闻之,手书一联寄语李石河村支两委:

让人一码心头亮,
后退半步天地宽。

李石河村人见此联,会其意,乃后撤二十余米再设取水点。马石河仍不悦。相持不下,情势危急。时镇党委书记相西钧知其和解为上,乃又求教于绍阳公。绍阳公沉思良久,取纸笔疾书数言,嘱予马石河乡亲。问,可行?答曰:不妨一试。

马石河见其言,先召党员会议,又议于众乡亲,乃鸣锣收兵,自此无争。

何言至此?小诗一首也:

亲戚朋友加老乡,
什么事情好商量。
沟宽不如心胸宽,
渠长怎比亲情长。

化者,解决之道也,是为美谈。著书立传者,以此为鉴也。

21
左起:朱绍阳、原野
22
左起:朱绍阳、萧锋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