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岩选】从艺研书必须养“五气”祛“五气”

从艺研书必须养“五气”祛“五气”

文/李岩选

心丹学术语有“五气”之说,是指心、肝、肾、肺、脾五脏之气。藏象学术语又称“五气”是由五脏所生的情志活动,即喜、怒、忧、悲、恐。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中指五运之气,即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。我这里借用“五气”,意讲修身养性、从艺研书需要“养五气,祛五气”。

一、养静气  祛躁气

静气,乃宁静,沉静,清静之气也。人若胸怀静气,处事心静如水,不为冗杂所扰,不为进退所滋,不为名利所驱。

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,淡定的心态,鉴天地之精微,察万物之规律。诸葛亮戒子书中云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
何谓躁气?乃浮躁、急躁、骄躁之气也。人若胸有躁气,或是做事轻浮不专一,这山望着那山高;或是处事不冷静,急功近利,管前不顾后;或是夜郎自大,眼高手低,言过其实,到头来一事无成。

而对于从事艺术、研习书法而言,首先要做到养静气,就是要有坚定的志向,平和的心态,能静下心来,面壁十年,一笔一画源定力,一招一式皆自如。反之,如若不祛躁气,没练几天字,就恨不得一夜成名,找门子,拉关系,四处招摇,岂可造就?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曾说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。”

二、养正气  祛邪气

中医有“内养正气”、“外慎邪气”之说,这里的“正气”,是指人体的精、气、神。而我们这里所说的“正气”,即正规、正大、正义之气也。孟子曰:“吾善养吾浩然之正气”,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开篇即曰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上则为河岳,下则为日星。”《文子·符言》中云:“君子行正气,小人行邪气。”人若无正气,就难以安身立命;人心无正气,社会就难以风清气正,社会风气不正,何以天下太平?

那么何以养正气?孙中山先生曾手书一联:“养天地正气,法古今完人。”这就是说,“正气”是从“天地造化”中来,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来。至于我们从艺习书,更是要选择正宗正统的书家为师,向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传世之作去学,而绝不能走旁门邪道。

然而现实生活并不那么尽如人意,正气不立,邪气必然来袭。曾几何时,什么丑书、怪书、乱书、吼书,流行书风,江湖书法等充斥市场,混淆视听,侵害书法事业的健康发展。所以,我还曾撰写一联:“养经典正气,摒丑俗流风”。

三、养雅气  祛俗气

“雅”何意也?有一古联:“四诗风雅颂,三代夏商周。”“四诗”是讲《诗经》中的三种文体《风》、《雅》、《颂》,而《雅》又分“大雅”和“小雅”,故称“四诗”,后来这“雅”字就意指“富有学养,庄重不俗”。这里说的“雅气”即“文雅、高雅、典雅”之气也。何以能“雅”?博文约礼也。即广求学问,恪守礼法。子曰:“君子博学于文,约之于礼,亦可以佛畔矣夫。”学,即学识、学问、学养也;养,即培养、修养、涵养也,不学则无以养,不养则徒然学。

中国书法是一门综合艺术,真正的书法家除了要有高深的书法理论,娴熟的书写技能,还要有宽博的知识,包括文学、音乐、天文、地理、自然、科学等等,这就是学养。

既要有学养,还必须摒弃那些粗俗、低俗、庸俗的东西,也就是“祛俗气”。有些人学书法,既不临古帖,又不研书论,也不学书史,只是信手乱画,而且书写的内容也是俗不可耐。这种无品位、无内涵、无意境的书作,又有什么艺术价值可言呢?

四、养朝气  祛暮气

朝气,即早上清新的空气,引伸为“朝气蓬勃”。是指精神振作、奋力进取、充满着生命活力。而与其相反的是暮气,是指黄昏时的雾霭,引伸为意志消退、不求进取、暮气沉沉的精神状态。

《孙子·军事》曰:“是故朝气锐,昼气惰,暮气归……”这就是说一个人若有朝气,则蓬勃向上、前途无量。一支军队若士气高涨,则锐不可挡,无往而不胜。

南齐王僧虔曾说:“书之妙道,神采为上,形质次之,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”。“神采”就是指书法作品的精神、气质和风采。书者若是精气神十足,写出的作品也就生机勃勃,神采飞扬,它会让读者心悦气爽,为之一振!如若书者缺少对事业奋力拼搏之意气,而无精打采,那么写出的字也就萎靡不振、黯然失色,怎么会有震撼力和感染力呢?

五、养豪气  祛小气

豪气,乃豪爽、豪迈、豪放之气也。也就是英雄豪杰之气概。而小气,当然是小人之气也,缩手缩脚放不开,正如俗话所说:“鸡窝里打拳——小料的”。

人若胸有豪气,武则“泛舟沧海,立马昆仑,横扫千军如卷席”,文则“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,粪土当年万户侯”。请看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书法,那真是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须知正是因为他有政治家的思想,军事家的胸襟,文学家的情怀,才得以造就非凡的艺术水平。

中国书法史上有“颠张狂素”之说,何意也?就是指张旭的癫狂和怀素的豪放,成就了书法史上狂草的“双壁巅峰”。而我们前人所创造的经典书作,无一不彰显出作者的大气派、大手笔和大家风范。

我曾撰写一感悟小诗:“书法重意境,字里藏性情,豪放王者气,儒雅君子风”。

2017年12月9日写于书苑山庄

1
李岩选,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、中国硬笔书法山东工作委员会主席,山东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(法人代表),中国文化名人诗词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理事,中国楹联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,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,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。

111

1

333333_1 1111_1 2222222_1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